一、设计缘由
潘鹤(1925年—),中国成就卓著的雕塑艺术大师。在他70余年艺术创作生涯,先后创作了著名雕塑作品300多件,安放在国内外60多座城市。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并号称中国的罗丹。
潘泓彰作为潘鹤老先生的孙子,他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在耳濡目染下也受到爷爷影响。开始渐渐熟悉雕塑各种材料和工具特性,学习建筑学后,开始研究建筑与雕塑的共通性。潘鹤雕塑博物馆以真实材质模型进行创作,以理解雕塑的方式转译到建筑设计上,使得雕塑与建筑融合。
潘家三代观展
二、设计灵感
外立面:
建筑分成多个独立块面并组成一个整体。强调了建筑的序列感,并提取古代文明建筑特点,加以深化设计。
潘鹤雕塑博物馆的墙体关系仿佛隐喻着雅典帕特农神庙的柱式关系,每个独立墙体如单个人体雕塑,守护着整个博物馆;参照玛雅神殿的竖向面序列性关系,墙体的每个断层为神殿的每层上升的堆级化,而墙体的空隙则为神殿中间的楼梯;建筑设计还抽取哥德式教堂往上冲的视觉效果,以强烈的透视关系构成上升之感。而且设计方案还提炼了罗丹作品“巴尔扎克”中的相关元素,以自然转译的方式表现雕塑与建筑的关系。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南外立面位置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北外立面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南外立面位置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南外立面
潘鹤雕塑博物馆部分光线图
三、塔楼·心肺
室内的塔楼在平面上以正方形为设计导向,因为正方形能使平面显得更为清晰明了;在立面上则以三角形为指导方面,三角形本身给予感官力量与冲击更强。
塔楼为转换与联通整个场所的中心,其重要性同等于人体心肺的作用。
潘鹤雕塑博物馆塔楼位置
潘鹤雕塑博物馆塔楼结构初步泥塑
潘鹤雕塑博物馆塔楼
塔楼作为建筑空间的交横点:
(一)既是建筑又是艺术品
(二)作为展品的核心地位,巧妙的把场所氛围丰富起来。
潘鹤雕塑博物馆塔楼
四、“原始洞穴”与现代雕塑
人类发展学当中指出,洞穴为人类最初的生存场所,对人类来说同等重要。雕塑博物馆内部设计还把现代雕塑与“原始洞穴”相结合,营造出洞穴的原始韵味。
潘鹤雕塑博物馆内部
博物馆展示的方式让作品间存在对话关系,即相互间的互动与呼应,展馆与雕塑作品拥有相同气息,让雕塑作品更具内在本性。在设计中,更体现出雕塑家的性情,以雕塑性理解并抓住雕塑博物馆核心与灵魂的存在价值。
五、现代主义使我们现今教学的主趋势,但是以现代主义的方式来建造,就是去了建筑与雕塑交融的意义。
材料板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南外立面泥塑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北外立面泥塑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因为博物馆不仅仅是展品的陈列场所,还应该带出展品的灵魂。所以我没有选择像过去的作品那样用鼠标画图、做纸质模型,而是花了十个月时间用笔尺画图、选择真实的建筑材料做混凝土模型、以麻布搭建,亲手去感受、塑造、雕塑建筑的真实样貌。”
潘鹤雕塑博物馆朝北外立面概想
潘鹤雕塑博物馆俯瞰图
潘鹤雕塑博物馆剖面图
CAL建筑事务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红专厂B5区 CAL建筑事务所
邮箱:sun@cal-architects.com
电话:020-388-58820
微信号:cal-architects
公众号:CAL建筑工坊
潘泓彰,广州美术学院首届建筑学毕业生,2012年成立潘泓彰工作室,2014年创建CAL建筑事务所。参展与获奖有广东岭南艺术馆“与雕塑同行”作品展、深圳城市设计“保障房设计竞赛”佳作奖、第十一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铜奖、受邀“千里之行”优秀作品展、受邀参与广州电视台访谈节目“晚安广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