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群网会员设计师【hongxiaochun00】
为期一周的关于马岩松山水城市实践讨论的每周一评活动结束了,感谢广大网友和群网会员朋友的关注,也十分感谢各工作人员的辛苦配合。本期点评活动我们就山水城市的缘起和发展以及马岩松就此理论做出的实践做了一些讨论。
各位网友及会员朋友均表现出对山水城市理论在中国可行性的肯定,但是对于其形式和表达出来的成果却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度,一下为对本期点评的总结,与大家共勉。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哲学观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材料的兴起与钢筋混凝土的滥用粗鲁的将我们与自然环境分开,于是“人工环境”出现了。山水城市理论的核心要点应当是将更多的自然和生态的元素代入我们的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山水”,我们从背景里面能看出来,山水城市并不是马岩松所“发明”,是钱学森先生总结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并被马岩松先生所引用,但是他的引用真的能够诠释真正的“山水城市”理念吗?
而这些方案从结构来看是不利于施工增加了建造难度。从节材上来讲也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来达到外表皮的饱满度。我们需要“山水城市”,但我们要通过浪费现有的城市资源来打造出的假山假水,耗材耗工耗时还不能满足城市大多数城市生活的要求,那我们的设计就不是那么完美了。山水文化更需要的是融合,将物融于景,而非用物造景。
【北京CBD的朝阳公园广场项目】
按理说,山水城市的真实含义是其字面意思背后代表的“意境”可以与西方建筑所强调的“场所精神”相匹配,马岩松的一些方案把房子做成了山,即:“山形”建筑+绿色建筑的简单组合。而怪异的造型带来施工难度的增加以及社会成本的增加有悖于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也有一些会员朋友山水内在精神实在不好提取而体现在建筑这种实体上,只能表达一些可见的元素,无法实际表达比较抽象的内在精神内涵。而古代建筑可能在山水神似上表达的比较好,有的甚至以原山为主体依托,现代建筑想用钢精水泥表达可能有点难度。当然每种材料都有其固有特点,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应当挖掘传统意义背后的新的道路。
但是像这种异形建筑在与环境的协调上势必存在不足,但是彰显了建设者对于城市新的定位。城市新设计定位,所谓定位是要给城市一个新的定义和新的形势,可一个单体建筑的可复制性才能谈及是否能给城市带来新的生机,独立的个体只能是标志性建筑物,不能给予城市新的建筑定位。其实往深了说,这可能更多的是规划层面和执政者层面的问题,城市需要更多的绿地和更多的自然环境。
【黄山太平湖公寓】
方案设计出发点与理念都很有特点,只是整个建筑形体表达的不是那么的自然流畅,咋一看不会明显的感觉到是喻于山形之意,反而会以为是一些字符logo之类;设想身在其中,整体垂直绿化的视觉冲击,确是有“身在此山中”之感,若生活于此的确也是一种享受,更何况还有眼前的那一片天际;个人觉得连绵的形体没有推敲的那么自然、流畅,略显笨重,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也许这是作者表达意境的独特之处;反过来也可以说对于建筑外轮廓的处理,做得很到位。你看把屋顶轮廓线抽离出来之后,便发现:整条线一波三折,左右两边有着明显的呼应。由曲线往下延伸的建筑体量左右各穿插孔,在竖向上才显得通透,并没有笨重感。反而,起到了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之势!总之,你看最左侧的竖向体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建筑的走势,使人观赏的视线由下而上,逐渐升到最高点。(在视线转移的过程中,你会被那掏空的墙体所吸引,你会好奇墙之后的景色,由此刺促成视点的转移。)
对于北海假山从造型来看,项目做得算是成功的,颠覆了以往建筑的中规中矩。算得上北海银滩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户型平面功能分区来看,比较紧凑。这个开发项目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业主买来投资考虑。当地的本地人买的相当少,都是外地人。炒房热。我听过好多的评论,其中,也有人觉得这里不聚财,中间的椭圆形漏洞变成了个聚宝盆的漏洞。我自己还是很喜欢这种新锐的建筑风格的,有时代创新感。希望经营者和当地的物业公司能把那块地带热。3分建筑,7分经营、推广、保护。
【北海假山】
“山水城市”的构想中山水城市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技和环境美学,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是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体,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否能简单的呈现这种理念呢?从结构来看是不利于施工增加了建造难度。从节材上来讲也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来达到外表皮的饱满度。我们需要“山水城市”,但我们要通过浪费现有的城市资源来打造出的假山假水,耗材耗工耗时还不能满足城市大多数城市生活的要求,那我们的设计就不是那么完美了。山水文化更需要的是融合,将物融于景,而非用物造景。将我们的城市打造城山水文化之城就需要逐步的回归自然,在绿化城市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用这些资源来不断完善城市设计而不是一栋假山带来的负建筑思想。
总而言之,我们的城市在疯狂扩张之后应当理性思考城市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的绿地和更多的自然环境,处在完全的人工环境中的人也不是一个“自然人”,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还需要我们广大设计师的共同努力,能够引起各位设计师朋友的讨论也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以上汇总成果与大家共勉。
【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每周点评第70期圆满落幕!7月27~8月3日每周点评第71期正在开始!!
本周点评:《乡土建筑设计》想参与点评的同道们点击以下链接:http://www.shejiqun.com/Review-review-id-602.html每周一期,不同主题,不同案例!学生党来吧,我们需要你童言无忌,嘿,那位刚毕业的小伙子,我们需要你勇于尝试。噢,这位前辈,我们需要您的海量学识。来这吧,我们对字不对人。有交流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启发,收获是你进步。